1、全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1)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5)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7)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10)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11)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道路。 (2)强调发挥党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4)注重对法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 (5)注重在实践中渐进发展法治。 (6)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强调从古今中外吸收有益法治成果。
3、如何坚持马克思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 (1)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理论创新工程和灵魂锻铸工程。 (3)建立巩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体系。 (4)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人。要强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4、如何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相结合? (1)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要在“结合”过程中实现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实现“结合”。 (3)要把垂直式(纵向式)的文化吸收继承和平面式(水平式)的文化交流互鉴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5、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我们有了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我们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3)我们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4)我们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7、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区别,但区别不等于彼此割裂,更不等于根本对立。无论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二者紧密联系、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8、五个必由之路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团结奋斗 (4)贯彻新发展理念 (5)全面从严治党
9、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个并联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0、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及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个并联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1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我们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我们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我们始终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即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等。 (3)我们走自己的路,绝不照抄照搬别人的路。如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党的领导等。 (4)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5)我们道路自信是根源于我们的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行。 (6)我们道路自信是根源于我们的制度自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正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12、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6)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7)维护国家安全
13、怎样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1)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明确基层自治边界,通过搭建阳光议事厅等群众议事平台,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2)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可依托社会组织等力量,整合法学专家、律师等资源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公众培育和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 (3)发挥德治引领作用。创新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的方式方法,发挥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用崇德向善力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4)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善于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信息化手段在城市运行、医疗、养老、环保等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社会治理朝着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1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哪些?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6)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7)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15、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6、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7)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17、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1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哪些原创性贡献。 在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中,深刻蕴含着“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正是通过对这一理论底蕴的系统阐发,马克思批判了人类社会传统的生存方式即“虚幻的共同体”,从而揭示了实现“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的可能性。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个体特殊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不仅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也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基本标志。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中,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矛盾的解决,不能诉诸个体利益对群体利益的让渡或服从。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而且对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注入了时代性的思考,将“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确立为国与国交往的新路,通过协商交流寻求互利共赢、合作共享的共同发展旨趣。
19、新时代如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1)创新理论指引下,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良好局面。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确保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不走样、不变形 (2)标本兼治,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制度机制的重大决策,出台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3)定向领航,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强调:“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4)应对挑战,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20、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习近平强军思想它是一个主题鲜明、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如果是比较系统地梳理一下,它至少有这么一些最重要的内容:比如在根本原则上,强调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而且把它上升为新时代我们党的基本方略;在地位作用上,强调我们建设强大的军队,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在奋斗的目标上,强调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不仅把我们人民军队要建设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队,而且要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在战略统揽上,强调要贯彻新时代的军事战略方针;在强军布局上,强调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其中政治建军就是我们的立军之本,改革强军是我们的必由之路,科技兴军是我们的核心驱动,依法治军是重要保障;在发展理念上,强调要五个更加注重。这些内容有机地统一于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博大精深的理论。
21、党在新时期的强军目标?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22.为什么说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 (1)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雄厚底气。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清除病症、实现净化、日臻完善,经受住各种重大现实考验,靠的就是敢于纠正自身错误的巨大魄力,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2)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生动展现出共产党人“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巨大政治勇气,体现出党积极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高超水平,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科学规律。 (3)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中,全面领悟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问题、刀刃向内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智慧,深刻理解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伟大品格,扛稳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持续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使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为新时代奋斗前行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和政治基础。
23、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三重依据? (1)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和智慧,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2)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逻辑是理论逻辑的现实基础。全面从严治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其他政党经验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3)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随着实践的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必将不断丰富完善,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24、如何理解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历来强调讲政治,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必须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必须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1)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只有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大局把握住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才能铸魂扎根。 (2)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问题。 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 。 (3)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 (4)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5)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尤其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25、新时代我国面临的“两个大局”及其相互关系。 (1)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2)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两个大局”呈现为一种互动的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生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背景之下,且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也不能离开中国的复兴,且对后者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对此,应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课题 (1)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性质 (2)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路径 (3)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保证
2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是理论上的回答,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的回答,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当中,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讲方略、办法、路径的问题。 28、新时代十三个历史成就、历史性变革彰显原创性思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进行了系统阐述,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这些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这一思想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既坚持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这一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这一思想指导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这一思想指导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总之,这一思想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必须长期坚持。
30、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1)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3)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4)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5)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6)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7)“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工作路线。
31、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推动国家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3)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4)团结人民艰苦奋斗 (5)坚持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2、如何理解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 (1)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4)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5)新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具体的实践要求。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
33、如何理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 (2)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 (3)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 (4)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格局彰显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34、如何理解以共享理念为指导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坚持全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 (4)坚持渐进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5、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划时代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是因为这次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是因为这次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关头,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从此,我国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生动局面。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我国改革实现了高度上的历史性跃升。 第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我国改革实现了广度上的历史性拓展。 第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我国改革实现了深度上的历史性突破。
36、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的正确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7、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性、立场性、原则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38、如何理解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从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内涵来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 质规定。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普遍享有的民主。 (2)就民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来说,坚持和发展人 民民主是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安 身立命的基石,社会主义是以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和参与为其根本 政治基础。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就是社会主义的“民心工程”。 (3)就民主的功能来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力量之源。在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民主是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的根本途径。 (4)就民主蕴含的价值意义来说,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价值 是根本一致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中 间环节,是人类历史活动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产物。 从目的性这个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是设定了 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合理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即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
39、如何理解全过程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1)全过程民主,参与主体最广泛、协商议题最广泛,最能找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公约数,因此它是最广泛的民主。 (2)全过程民主,人民切实参与民主酝酿、民主决策全过程,因此它是最真实的民主。 (3)全过程民主,在国家立法决策时,人民的意志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得到有力保障,因此是最管用的民主。
40、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1、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优势是什么?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过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共识最大化优势 (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党派合作优势。 (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效率最大化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