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耳鼻喉知识点

[复制链接]
查看424 | 回复0 | 2023-8-1 09: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耳鼻喉科复习题
1. 中耳鼓室六壁:①外壁-鼓膜(分紧张部和松弛部)②内壁-即内耳外壁③前壁④后壁-乳突壁 ⑤上壁-即鼓室的顶壁,名为鼓室盖 ⑥下壁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P.90):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以间断流脓、鼓膜紧张部穿孔和听力下降为特点。常因急性中耳炎未获恰当的治疗迁延而来。严重者可导致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临床表现
症状:(1)反复流脓:流脓可反复发作,随着感染的控制脓液可消失,亦可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等诱因再次流脓,甚至持续流脓。分泌物为黏脓性,如有肉芽组织生长偶可混有血迹。
(2)听力下降:多为传导性聋轻者可无自觉症状,当组织粘连或听小骨破坏等病变严重时,气骨导差可至40dB以上,甚至会出现混合性聋。
(3)耳鸣:部分患者可有低调耳鸣,病史较长并有高调耳鸣提示内耳损伤。
体征:鼓膜紧张部穿孔,大小不一,多为单发。残余鼓膜可有钙化,亦可伴有穿孔缘周围的溃疡和肉芽组织生长。部分愈合的鼓膜则显菲薄,若有感染存在可明显增厚、充血,失去正常半透明状态。鼓室内壁黏膜可充血,甚至肿胀增厚,亦可形成肉芽息肉由穿孔处凸入外耳道。外耳道与鼓室内可有脓性分泌物,应注意观察有无真菌感染。穿孔是鼓膜连续性的中断。中耳胆脂瘤造成的松弛部上皮凹陷和粘连并无鼓膜连续性的中断,其松弛部穿孔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凹陷口,这与紧张部的穿孔不同。
治疗:治疗原则为祛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和改善听力。
1. 药物治疗  引流通畅者以局部药物为主,急性发作时宜全身应用抗生素。
(1)局部用药:鼓室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较多时,给予抗生素溶液或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液滴耳。鼓室黏膜湿润、脓液较少时,可用乙醇或甘油制剂等。
(2)局部用药注意事项:清除鼓室内分泌物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用药前以3%过氧化氢溶液洗耳,洗净后再点药。忌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耳毒性药物滴耳,以免引起听力下降。忌用粉剂,因其可能堵塞穿孔妨碍引流。尽量不用有色药物,以防影响局部观察。中耳腔内忌用含酚类、砷类腐蚀剂。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术
3.中耳胆脂瘤: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P.92)
后天性胆脂瘤发病机制:袋状内陷说(最主要。多手术治疗)、上皮移行学说、鳞状上皮化生学说、基底组织增殖学说
危害:造成骨质破坏吸收,①与上皮下肉芽组织炎性细胞②压迫缺血  易诱发颅内外并发症,如脑脓肿、面神经麻痹等。
3. 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少部分为混合性。治疗: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药、溶栓-抗凝药物
4.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1)鼻塞:主要症状之一,常因鼻窦和鼻腔粘膜增厚、鼻甲反应性肿胀引起  
2)流涕:主要症状之一,常为黏脓性,可伴鼻后滴漏,牙源性上颌窦炎常伴恶臭。  
3)头面部胀痛:次要症状之一,常见一般性的头面部胀痛、压迫感,可用于定位患侧。
4)嗅觉功能障碍:次要症状之一,可为暂时性及永久性
5)其他:可伴有乏力、咳嗽等全身症状。
6)体征: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可见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水肿。
辅助检查:鼻窦CT
治疗:1)治疗策略:首选药物治疗,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鼻腔冲洗治疗3个月,如治疗效果不佳则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并继续给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
2)药物治疗:①糖皮质激素 ②鼻腔冲洗 ③常规抗生素(主要用于CRS急性发作及鼻内镜手术后预防感染)④其他:伴严重鼻堵患者可酌情短期使用减充血剂,疗程在1周之内;伴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白三烯等
3)鼻内镜手术:经规范药物治疗无效(>3个月)、具有明显解剖学异常或发生颅内、眶内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治疗。12岁以下儿童不宜手术
4)环境控制:尽量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或易感因素,如戒烟、进行空气过滤、避免接触变应原等。
5. 鼻的功能:1)呼吸功能  2)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3)嗅觉功能  4)免疫功能  5)发生共鸣功能  6)鼻的反射功能
6. 前组鼻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引流均位于中鼻道
   后组鼻窦:后组筛窦、蝶窦。前者开口于上鼻道,后者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脓性分泌物在中鼻甲和鼻中隔之间。
7. 扁桃体:咽部最大淋巴组织,有被膜包裹,存在扁桃体隐窝,有滤泡。-术式为剥离术
   腺样体:无被摸—术式为切除术
8. 内耳,又称迷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
   骨迷路:耳蜗、骨半规管、前庭
   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组成):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         
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液,而膜迷路中含有内淋巴液,内、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一.鼻的组成及外鼻的血供
组成:①.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
     ②.外鼻由皮肤、骨和软骨构成。
血供(静脉回流):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颈内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想通。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如疖肿)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二.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的解剖特点,鼻腔外侧壁的解剖特点,鼻腔的粘膜特点
①鼻腔的分部:广义包括鼻前庭、固有鼻腔。狭义即固有鼻腔。
②固有鼻腔的解剖特点:(注:加亮部分为老师提到的部分由于题目的由于题目主观性很强,大家自行总结背诵)
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壁。
(1)顶壁 呈穹隆状。前段倾斜上升,为鼻骨和额骨鼻突构成;后段倾斜向下,即蝶窦前壁;中段水平,即为分隔颅前窝的筛骨水平板,属颅前窝底的一部分,板上多孔(筛孔),故又名筛板,容嗅区黏膜的嗅丝通过抵达颅内。筛板菲薄而脆,前颅底骨折等外伤或在该部位施行鼻腔手术时容易受到损伤。
(2)底壁 即硬腭的鼻腔面, 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后1/4 由腭骨水平部构成。
(3)内侧壁 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犁骨和上颌骨腭突组成。
(4)后鼻孔 主要由蝶骨体(上)蝶骨翼突内侧板(外)腭骨水平部后缘(底)、犁骨后缘(内,即左右后鼻孔分界)围绕而成。双侧后鼻孔经鼻咽部交通。
(5)外侧壁 分别由上领骨、泪骨、鼻甲骨、 筛骨(内壁)、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鼻腔外侧壁从下向上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分别称为下、中、上鼻甲,其大小依次缩小约1/3,其前端的位置则依次后移约1/3。每一个鼻甲的下方与鼻腔外侧壁均形成一个间隙,分别称为下、中、上鼻道。
书P21中鼻甲和中鼻道自己看
名词:
嗅沟(嗅裂):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沟。
钩突: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着呈弧形嵴状隆起,名钩突。
筛泡:钩突后上的隆起,名筛泡,属筛窦结构。
半月裂孔:钩突和筛泡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名半月裂孔。
筛隐窝(筛漏斗):半月裂孔向前下和外上逐渐扩大的漏斗状空间,名筛漏斗或筛隐窝。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
蝶筛隐窝:上鼻甲后端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是蝶窦开口所在。该结构异常及局部炎症等可导致鼻及鼻窦炎。
③鼻腔粘膜的特点
(填空)鼻腔粘膜:包括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前者约占成人鼻粘膜的1/3。
  嗅区黏膜 分布在鼻腔顶中部、向下至鼻中隔上部及鼻腔外侧壁上部等嗅裂区域。活体状态下嗅区黏膜略呈棕黄色。嗅区黏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支持细胞、基细胞及嗅细胞组成。嗅细胞为具有嗅毛的双极神经细胞,其顶部的树突呈棒状伸向细胞表面,末端膨大成球状(嗅泡),并由此膨大发出10~30根纤毛,感受嗅觉;其基部黏膜固有层中的嗅腺可分泌浆液性物质,辅助嗅觉功能。
老师补充:嗅细胞末梢神经分布于此。主要用于闻味道,且慢性鼻窦炎(主要为蝶窦)病变于此,常造成嗅觉下降。
三.各鼻窦的名称和开口位置及各窦的特点。
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分为前后两组
1.额窦:位于额骨骨弓深部,开口于中鼻道筛漏斗处。(老师提及:开口于中鼻道前端)
2.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处。(老师提及:开口于中鼻道中后三分之一交界处)
3.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4.筛窦:位于上筛骨迷路内,又分前后两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四、咽的分部。咽淋巴环的概念(内环、外环)
1)自上而下分为鼻咽(上咽)、口咽(中咽)和喉咽(下咽)。
2)咽隐窝位于咽鼓管圆枕后上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陷中,是鼻咽癌好发部位之一。
3)咽峡:系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4)梨状窝:在喉口两侧各有两个较深的隐窝名为梨状窝,喉上神经内支经此窝人喉并分布于其黏膜之下。
5)咽淋巴环:咽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
内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
外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咽部淋巴均流人颈深淋巴结。
五.构成喉的软骨有那些、特点及喉内肌
1,软骨为喉的支架。单块喉软骨为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成对的软骨为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共9块
①,甲状软骨是喉部最大的软骨,有支撑气道的作用。
②,环状软骨是喉气管中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对保持喉气管的通畅至关重要。
③,会厌软骨呈叶片状,吞咽时盖住喉入口,防止食物进入喉腔。急性会厌炎,会厌肿大会堵住喉口。
2,喉肌分为喉外肌和喉内肌。
①,喉外肌包括按功能分为升喉肌群及降喉肌群。前者有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后者有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咽中缩肌及咽下缩肌。
②,喉内肌有声带外展肌,声带内收肌,声带紧张肌,声带松弛肌,使会厌活动的肌肉。
六.喉腔的分区?
以声带为界可将侯腔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声门上区:声带以上的侯腔称为声门上区,上痛咽喉;
声门区: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称为声门区;
声门下区:声带以下喉腔称为声门下区,下连气管。
七. 喉返神经的走形和特点
喉的神经: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
  走形:迷走神经进入胸膛后在胸腔上部分出喉返神经,左侧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右侧绕锁骨下动脉,继而上行,走行于甲状腺深面的气管食管沟内,在环甲关节后方入喉。
  特点:左长右短,所以左侧易损伤。胸部疾病患者易有声带麻痹。
八.耳的组成,中耳重点是鼓室内侧壁结构。听小骨的组成及内耳的组成
(1)耳的主要结构位于颞骨中,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①外耳又分为耳廓和外耳道。
  ②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是位于颞骨中的不规则含气腔和通道。
    鼓室分为上中下鼓室,鼓室壁有外内前后顶底六个壁,其中外壁即鼓膜,包括紧张部与松弛部(填空)
    鼓室内容物包含听骨(锤骨、镫骨、砧骨),韧带和鼓室肌肉。
    名解听骨链:锤骨、镫骨、砧骨相互衔接而成听骨链。
  ③咽鼓管的特点:成人咽鼓管的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2.5cm,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管腔约为成人一半,故小儿咽部感染较易经过此管侵入中耳。
  ④内耳又称迷路,分为前庭,半规管,耳蜗三部分
九.咽鼓管的生理,婴儿和儿童咽鼓管的解剖特点。
  成人咽鼓管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咽鼓管鼓室口位于鼓室前壁上部,咽口位于鼻咽侧壁,下鼻甲后端的后上方。成人咽鼓管的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2.5cm,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官腔较短,约为成人的一半,且内径较宽,故小儿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侵入中耳。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①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②引流作用;③防声作用;④防止逆行感染的功能。
十、耳的生理功能.空气传导,骨传导的定义
耳的功能:听觉、维持平衡。
   ①空气传导:声音通过鼓膜和听骨链传入内耳内称为空气传导。
     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前庭窗→外、内淋巴液体波动→螺旋器感音→听神经神经冲动→听觉中枢综合分析
中耳:增益匹配作用。半规管-正负角加速度 ;椭圆囊斑、球囊斑-耳实器官,直线加速度。
   ②骨传导: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激动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
十一.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定义、治疗(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
是指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阵发性连续喷嚏,鼻分泌亢进,大量水样鼻涕、鼻塞,鼻粘膜肿胀为主要特点。为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
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过敏原分为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
治疗:1)鼻用糖皮质激素  2)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3)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4)抗白三烯药:孟鲁司特钠,可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特别是合并哮喘的患者。
查找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IgE检测
十二.    急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及上颌窦、额窦炎的头痛特点。
主要病因:细菌感染,多为化脓性球菌。如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①鼻塞:多为患侧持续性鼻塞,如果双侧同时患病,则为双侧持续性鼻塞。鼻粘膜炎性肿胀和分泌物蓄积所致。
②脓涕:大量脓性或黏脓性鼻涕,难以擤尽,可带有少量血液。厌氧菌或大肠杆菌感染有恶臭。可后流至咽部喉部,引起咽痒恶心等。
③头痛或局部疼痛: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和粘膜肿胀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所致。
各鼻窦引起疾病的特点:
⑴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或上颌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
⑵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起即痛,至午后开始减轻至消失,次日重复。
(以下是其他几种)
⑶急性筛窦炎: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可放射到头部。
⑷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到头顶耳后,也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④嗅觉改变:因鼻塞而出现传导性嗅觉减退。
十三、急性咽炎典型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一般起病较急,先有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继有明显咽痛,吞咽时尤重,咽侧索受累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四肢酸痛等。若无并发症者,一般1周内可愈。
2,并发症:中耳炎、鼻窦炎及呼吸道急性炎症。急性脓毒性咽炎可能并发急性肾炎、风湿热及败血症。
十四.慢性咽炎的临床分型及特点(问分型,应答症状和体征)
1,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萎缩性咽炎患者有时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治愈。
2,分型及特点
①慢性单纯性咽炎   黏膜充血,血管扩张,咽后壁有散在的淋巴滤泡,常有少量黏稠分泌物附着在黏膜表面。
②慢性肥厚性咽炎   黏膜充血增厚,咽后壁淋巴滤泡显著增生,多个散在突起或融合成块。咽侧索亦充血肥厚。
③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  黏膜干燥,菱缩变薄,色苍白发亮,常附有黏稠分泌物或带臭味的黄褐色痂皮。
十五.急性扁桃体炎病因及分型
(1)主要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其他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或鼻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
(3)急性扁桃体炎分型:
①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②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③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②③合称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十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  定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指数、睡眠低氧血症。
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导致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诊断—多导睡眠图(PSG)监测
②睡眠低氧血症(sleep hypoxemia):指睡眠状态下,由于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等原因引起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状态。
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指睡眠过程中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总次数。                              
AHI=(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睡眠时间
④呼吸紊乱指数(RDI):指平均每小时发生呼吸暂停、低通气和RERA事件的总次数。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 感谢分享,奖励10个金币,期待更多优质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