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古代汉语》通论七八九整理

[复制链接]
查看726 | 回复0 | 2022-6-18 23: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八、九做了调整
一、关于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的形式。(肯定形式、否定形式、疑问形式、活用形式)(“者、也”的作用)
基本形式(四个):主+者,谓+也;
主,谓+也;
主+者,谓;
主,谓
辅式:主+副词+谓语+(也)【
否定形式: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
(副词“非”修饰名词性谓语;副词“不”修饰判断动词“是”) 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司马迁.报任安书) 劳师而袭远,非所闻也。(左传)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
疑问形式: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也”似乎也带有疑问语气。
活用形式:比喻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因果关系(一般由谓词性成分充任谓语),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斫也。(庄子·养生主)
条件、目的等复杂语义关系,夫战,勇气也。(左传·庄10)
“也”的作用:
煞句中的也:一般放句尾来帮助判断;“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煞句;表示命令的句子往往也用“也”字煞句
句中的“也”: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做语气词,表示顿宕;有时放在单句中的主语之后;有的用在时间副词之后;有时用在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间修饰的的分句。
二.古代汉语的陈述句
(一)双宾语:
双宾语句。如: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公赐之食。
       后稷教民稼穑。
双宾语中的前一个宾语一般指人,是间接宾语(动作间接涉及的对象);后一个宾语一般指事或物,是直接宾语(动作直接涉及的对象)。
如果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含有为(给、对)间接宾语而动的意思,这样的双宾语结构称为“为动双宾语”,如: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重为之礼而归之。
“为之所”——为姜氏安排处所
“为之箪食与肉”——给灵辄准备了一口袋的食物与肉。
“为之礼”——给知䓨举行了送别仪式
(二)被动句
什么是意念被动句?被动句
(一)最早出现的是意念被动句,它没有特殊的语法标志,显性结构形式与主动句没有区别。
门启而入。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6.什么是被动句式?
语法被动句,它有某些语法成分作被动标志,具有表被动的结构特点,可以称为“被动式”。
(一) 於字式
在动词后用介词“於”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2)郤克伤於矢。(《左传·成公二年》)
“於”字本身并不表示被动,只不过用“於”引介主动者后,被动的意味增强了。
介词“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二)“为”字式
这种句式是用助动词“为”放在动词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
例如:
(1)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
例如: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后来,“为”字句发展出一种新格式,即动词前用“为”引出主动者,再加上“所”字起强调作用。这种格式称为“为……所”式。这种格式中主动者也可以省略。
例如: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掳。(《史记·项羽本纪》)
有时,动词之后还可带补语或宾语。
如: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
此二式严格说仍是意念被动句,於、为只引进施事,并不表示被动。真正的被动句式是以下几种形式。
(三)“见”字式
这类被动句在动词前加“见”字表示被动。
例如: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随之见伐,不量力也。(《左传·僖公二十年》)
注:这类句子中“见”字不能引出主动者,只是表示被动意味的助动词。
“见”字式和“於”字式可配合使用:
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见(指代性副词)+动词”句,形式与被动句相似,但不表被动意义,而是表示主动意义,其中的“见”,起指代行为受事者的作用,往往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
如: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闻命矣。
举贤本自无私,二君何为见谢?
“见教”、“见谢”可理解为“教我”、“谢我”。
有时,也可以表示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省略。如:
初一人来云:“戴君见召!”虬问:“戴为谁?”
又三年,小儿容貌甚美。贵妃曾屡顾之,复恐人见夺,因不令出。
(四)“被”字句
先秦古籍中,“被”字本义是“被子”,引申为“蒙受”、“遭受”等,常在主动句中用作谓语动词。
战国末期,“被”字后面出现了动词,“被”字逐渐虚化为表示被动的词。
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东汉以后,“被”字的后面可以引进主动者,“被”字成了介词。
如:五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这种“被”字句不是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形式,唐以后,在比较接近口语的文章和诗词中,这种句式逐渐代替了其他表示被动的句式,但一般文言文仍多用其他几种被动句式。

三.关于古代汉语的词序问题
(一)宾语的次序问题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时人莫之许也。
3.宾语前置用代词“是”或“之”复指
君亡之不忧,而群臣是恤,惠之至也。
将虢是灭,何爱於虞?
前置宾语如果是代词,只能用“之”复指。
“我之怀矣,自诒其戚”,其我之谓矣。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唯余马首是瞻。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父母唯其疾之忧。
成语:唯才是举  唯利是图  唯某某是问 唯某某马首是瞻
4.宾语无条件前置
尔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楚国方城以为成,汉水以为河。
成语:一以当十  夜以继日
(二)关于古代汉语行为数量表示法的词序问题
(1)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三进山城 三打白骨精
(2)动作行为后加“者”字,作主语,表示动量的数词作谓语。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四、关于叙述句的语气词“矣”和“焉”
(一)矣
“矣”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表示一种确定的结果语气。
一、确定已然事实:
1.确定已经实现了的结果,说话人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平原君曰:“勝已泄之矣。”
郑既知亡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新发现的情况,如:
吾知所过矣。
寝门辟矣。
余病矣。
王无亲臣矣。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二、确定推论的结果,即将然事实——
在假设复句中,表示虚拟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矣”在描写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语法意义,表示一种新情况。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祈使句中表示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
先生休矣!
君故高枕为乐矣!
在疑问句中表示希望了解的新情况
年几何矣?
事将奈何矣?
注: “矣”与“也”的区别:
“也”表示说话人对所说情况的肯定,“矣”则表示说话人意在向听话人报道新情况。
比较: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只是一个命题,并不是新情况。
(二)焉
(一)作兼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1)代指处所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余收尔骨焉。
(2)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是代指处所的扩展用法
见贤思齐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3)如果“焉”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是代指处所的进一步扩展。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用在句中,有承上启下作用,近似于连词,跟现代汉语“这样”近似。
公输子自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二)作语气词
(1)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
击之,必大捷焉。
“焉”用在疑问句中,仍然是如此用法,只不过容易被人理解为表示疑问语气:
君何患焉?
既富矣,又何加焉?
(2)有时表示延宕: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3)作词尾,相当于“然”:
潸焉出涕。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admin + 2

查看全部评分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