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 新思想 2024-2025-1 期末题纲

[复制链接]
查看186 | 回复0 |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2025学年第1学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复习提纲
题型:名词解释(4*5=20分);简答题(4*8=32分);
      论述题(2*14=28分);材料分析题(1*20=20分)
名词解释:
1、科教兴国战略 P138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科技和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实现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人才强国战略 P138
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P139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P120
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共同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5、国家安全 P260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威胁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P18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由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构成的统一体。
7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P172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8国家治理体系 P100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9、国家治理能力 P100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10两个确立  P10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1、社会保障体系 P232
是由国家立法规定并以国家作为给付义务主体,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对生活困难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或服务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主要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
12、人类命运共同体 P329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13、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P98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4、高质量发展 P116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15两个毫不动摇 P121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P3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1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P17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8六个必须坚持 P8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简述题: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P2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简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P25-26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和集中反映,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科学分析,我们党及时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明确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发生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P47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其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4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P44
①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②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⑤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5简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P37
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6、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P9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内在贯通,相互成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最有力的体现,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神。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7、简述如何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P169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权利,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发展基层民主,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显著的实践优越性,是最管用的民主。
8、简述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P197-198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严格公正司法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9、简述什么是坚定四个自信’”P20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定理论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坚定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10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P21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繁荣发展、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1简述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P221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12简述如何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P228
正确把握民生和发展的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前提。
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针。
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让所有劳动者在推动发展中分享发展成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原则。
13简述如何加快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P248
①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②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③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④健全绿色发展的保障体系。
⑤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14、简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P244
①这一理念,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②表面上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讲,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③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④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材料分析题:
1、论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的正确原则和科学思路。P88
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2、论述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P329-33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党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的重要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携手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人间正道上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3、论述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P11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坚特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同题,必须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4论述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P195
就是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具体来说,就是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2035,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5、论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的原则P186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为中心。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6论述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P48-49
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7、论述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P6-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
“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体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构成了这一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发挥着统摄作用。
“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治国理政各方面作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三个方面成就”对新时代伟大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全景式地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彼此支撑贯通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认识论和实践论、真理论和价值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征。
8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P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①“两个结合”是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9、论述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100-10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指导我国制度建设实践的成果,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探索形成的,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历史基础、文化底蕴和现实依据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习近平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 是要使它更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这些优势,是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最重要的是发挥好这个制度的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10、论述如何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P84-87
①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党的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就是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这些决策是否正确。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
②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
为人民造福,要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全部工作之中。
为人民造福,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人民造福,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③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要从全局角度来把握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思路。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11、论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P117
解释高质量发展定义
第一,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经济总量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我国的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生态环境美好、国际地位提升、国防和安全能力增强等提供强大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扎实的进展。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重要支撑。
12、论述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328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重要依托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 感谢分享,奖励10个金币,期待更多优质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